模具从设计到试模哪些环节不容忽视!
来源: | 作者:网络运营 | 发布时间: 2022-07-06 | 477 次浏览 | 分享到:

模具从设计到试模,那些环节不容忽视!
绘制模具图
要求按照国家绘图标准绘制,但也要求结合工厂标准和国家未规定的工厂习惯绘制方法。在绘制模具总装图之前,应绘制工艺图,并满足制件图和工艺材料的要求。下道工序保证的尺寸应在图纸上标明工艺尺寸字样。如果成型后没有其他机械加工,除了修复毛刺。
在工序图下,最好标注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工序图通常在模具总装图上。
1.绘制总装结构图
绘制总装图尽量采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他视图同时绘制。
模具总装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模具成型部分结构。
2)浇筑系统,排气系统的结构形式。
3)分型面和分模取件方式。
4)形状结构及所有连接件、定位、导向件的位置。
5)标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强迫,根据需要)和模具整体尺寸。
6)辅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7)按顺序编制所有零件序号,并填写明细表。
8)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

模具总装图的技术要求:
1)对某些模具系统的性能要求。例如,对顶出系统、滑块抽芯结构的装配要求。
2)对模具装配工艺的要求。例如,模具装配后分型面的贴合间隙不应大于0.05mm在模具上,以下平行度要求,并指出装配决定的尺寸和尺寸要求。
3)模具使用、装卸方法。
4)防氧化处理、模具编号、刻字、标记、油封、保管等要求。
5)试模及检验要求。
2.绘制所有零件图
模具总装图拆卸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再结构零件。
1)图形要求:必须按比例绘制,允许放大或缩小。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局得当。为了使加工专利号易于理解和组装,图形应尽可能与总装图一致,图形应清晰。
2)标记尺寸应统一、集中、有序、完整。标记尺寸的顺序是:先标记主要部件的尺寸和模具倾斜,然后标记配合尺寸,然后标记所有尺寸。在非主要部件图纸上标记配合尺寸,然后标记所有尺寸。
3)表面粗糙度。在图纸右上角标粗糙度标记在图纸右上角,如其余3.其它粗糙度符号分别标记在零件各表面。
4)其他内容,如零件名称、模具图号、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
02
校对、审图、描图、送晒晒、
(1)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
材料、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合塑件图纸的要求。
(2)塑料制件
塑料流的流动、缩孔、焊缝、裂纹、脱模斜度是否影响塑料零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要求。图案设计是否不足,加工是否简单,成型材料的收缩率选择是否正确。
(3)成型设备
注射量、注射压力、锁模力是否足够、模具安装、塑料零件南芯、脱模是否有问题、注射机喷嘴与口罩接触是否正确。
(4)模具结构
1)分型面的位置和精加工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会发生溢出,开模后塑料零件是否能保证顶出装置的模具一侧。
2)脱模方法是否正确,推杆、推管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适,推板是否会被型芯卡住,是否会造成成型件擦伤。
3)模具温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数量;冷却介质的流线位置、大小、数量是否合适。
4)处理塑料零件侧凹的方法,脱侧凹的机构是否合适,如斜导柱抽芯机构中的滑块和推杆是否相互干扰。
5)浇筑,排气系统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适。

(5)设计图纸
1)装配图上各模具零件的位置是否合适,表示是否清楚,是否有遗漏
2)零件图上的零件编号、名称、生产数量、零件内部或外部采购、标准或非标准零件、零件配合处理精度、成型塑料零件高精度尺寸修正处理和余量、模具零件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标记,描述清楚。
3)零件的主要部件,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和配合尺寸。尺寸数字应正确,不得转换生产者。
4)检查所有零件图和总装图的视图位置,投影是否正确,绘图方法是否符合绘图国家标准,是否有遗漏尺寸。
(6)检查加工性能
所有零件的几何结构、视图画法、尺寸标记等是否有利于加工
(7)复算辅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
1)专业校对原则上是根据设计师自我校对项目进行的;但要注重结构原理、工艺性能和操作安全。图纸应先消化图形,按国家标准要求绘制,并填写所有尺寸和技术要求。自学并签字。
2)将描述好的底图交给设计师校对签字。习惯做法是由工具制造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签字、检查制造工艺,然后送到阳光下。
(8)编制制造工艺卡片
工具制造单位技术人员编制工艺卡,并为加工制造做好准备。
在模具零件的制造过程中,要加强检验,注重尺寸精度。模具组装完成后,检验员应根据模具检验表进行检验,主要检验模具零件的性能是否良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模具的制造质量。
03
试模及修模
虽然模具设计是在选择成型材料和成型设备时在预期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的,但人们的理解往往不完善。因此,模具加工完成后,必须进行模具试验,看成型零件的质量如何。发现后,总是排除错误的模具修复。
塑料件不良现象的种类很多,原因也很复杂,有模具原因,也有工艺条件原因,两者往往在一起。在修复模具之前,应根据塑料件不良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塑料件缺陷的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由于成型条件容易改变,一般做法是先改变成型条件,当成型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时,考虑修复模具。
修理模具要更加小心,不要很确定不要轻举妄动。原因是一旦模具条件发生变化,就不能进行大的改造和恢复。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俚语模具的制造质量。
04
整理数据归档
试验后,如果模具暂时不使用,应完全清除脱模渣、灰尘、油污等,涂上黄油或其他防锈油或防锈剂,并关闭储存场所。
从设计模具开始到模具加工成功并通过检验,在此期间产生的任务书、制件图、技术说明书、模具总装图、模具零件图、底图、模具设计说明书、检验记录表、试模修模记录等技术资料将按规定系统整理、装订、归档。这样做似乎很麻烦,但对以后修模设计新模具非常有用。